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供销合作社史料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供销合作社史料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杜甫,杜工部,古代工部是什么职务?大约几品,是怎样的?
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有个杜工部的别称。唐朝工部下有四司,工部司为其中之一,以工部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为次官。工部掌工程建设,拿现在比的话,工部校检员外郎可以认为是工业部工业司副司长。检校的意思是说不是实职,只是道表明品级和俸禄。所以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可以理解为工业部工业司助理巡视员。
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西魏时期,556年(恭帝三年),始置工部。
北周时期,北周沿置,属冬官府,置中大夫二人为长官,掌百工之籍,而理其禁令。
隋朝时期,582年(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置工部尚书一人为长官。607年(大业三年)增置工部侍郎一人,佐领部事,下辖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掌土木水利工程以及屯田、官府手工业之政令,具体事务则交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及地方府州办理。 隋朝的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与吏、户(度支)、礼、兵、刑并称六部。唐朝时期,662年(龙朔二年)改工部曰司平,屯田曰司田,虞部曰司虞,水部曰司川,670年(咸亨元年)复为工部。684年(光宅元年)改工部曰冬官。705年(神龙元年)复故。752年(天宝十一载)改虞部曰司虞,水部曰司水。 唐代工部 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郎中各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各一人,从六品上。工部郎中、员外郎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屯田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从九品上。北宋时期,宋初,凡城池土木工役之事,皆隶属三司修造案,本曹无所掌,置判部事一人,以两制以上充任。1082年(元丰五年)改官制,置工部尚书、工部侍郎各一人,诸司各置郎中、员外郎。工部尚书掌百工山泽沟洫屯田之政令,侍郎为副,郎中、员外郎分掌本司职事。1086年(元祐元年)革其属部水部郎官一人。1094年(绍圣元年)其属屯田部、虞部,以郎官一人兼领。南宋时期,南宋初,工部尚书、工部侍郎仅置其一,并辖文思院、军器所,又一度兼领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辽金西夏时期,辽南面官亦置,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官,其制不详。金朝隶尚书省,初与左右司同属署。1140年(天眷三年)始分立为部,置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从六品。1151年(天德三年)增二人;主事二人,从七品。下设令史、译史、通事等。辖修内司、都城所、祗应司、甄官署、上材署等。掌修造营建法式、诸作二匠、屯田、山林川泽之禁令、江河堤岸、道路桥梁诸事。 元朝时期1260年(中统元年)以兵、刑、工为右三部。1264年(至元元年)分立。1266年(至元三年)复并之。1270年(至元七年)再分。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定制,属中书省,置尚书三人,正三品,下设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官,统掌诸色人匠总管府等官署机构。 明朝时期,1368年(洪武元年)沿置,隶属中书省,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1373年(洪武六年)增尚书、侍郎各一人,置总部、虞部、水部、屯田部四属部,各设郎中、员外郎分掌。1375年(洪武八年)增立四科,科设尚书、侍郎、郎中各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五人、照磨二人。1380年(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升部秩,直接统属皇帝,改置尚书一人,侍郎一人,并改原属屯田部为屯部,四属部分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1382年(洪武十五年)增侍郎一人,始分左右。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改所属总部为营部。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又改四属部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遂成定制。建文年间(1399-1402)曾改尚书为正一品,增设左右侍中,正二品。位在侍郎上,并除各清吏司清吏字。明成祖继位,复旧制。永乐(1403-1424)迁都前,北京置有行在六部,迁都后改置为六部,而以南京原六部加南京二字。明仁宗继位,复旧制。1441年(正统六年)再复永乐迁都后旧制。宣德年间(1426-1435)曾以尚书、侍郎提督易州山厂,专掌御用柴炭之事。嘉靖(1522-1566)之后改由主事管理。 清朝时期,清代工部设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是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明清工部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除四司外,清设有制造库,掌制造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祭器等;节慎库,掌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政府在“筹备立宪”、改革官制时,将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杜甫杜工部应该是检校工部员外郎,从六品上的官职,用现在都话说就是享受中央部委处级干部待遇。
杜甫一生坎坷,屡试不第,官场相当不得志,虽有远大抱负却不能实现,虽然死后声名远播,和李白并称,但在世时候名声却并不显赫。
杜甫只在朝中做过一些小官,曾经在安史之乱中在灵武拜谒平叛的唐肃宗,被授予左拾遗的从八品上小官,这已经是杜甫前几十年没有达到的了,但是很快就因事触怒皇帝被贬。
杜甫晚年一直在蜀中漂泊,生活困顿艰难,寄人篱下,一家人经常食不果腹,在这个时候,结识了比较赏识他的节度使严武,严武推荐他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这也算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的原因。
工部员外了在唐代也是一个中下级官员,应该是从六品上的品阶,基本相当于现在中央部委中的处长职务,检校相当于代理,但是在安史之乱以后,这种检校**就变成了一种加官,不享受实际权利,只是一种级别待遇。。
因此,杜甫只是享受中央部委处级干部待遇,但是仍然只是节度使严武的一名幕僚,就这个官职杜甫也只是做了很短时间就辞职了。
此后没过几年,杜甫就在饥饿困顿中死在一条小船上。
杜甫颠沛流离入蜀,投奔好友严武,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杜甫又被后人称为“杜工部”。
“工部”,六部之一,相当于今住建部。“检校”是官制用语,代理之意,意即未实授官、但已掌其职事。“员外郎”指六部下属诸司的副长官,协取本司长官郎中处理司务。品级为从六品上。
综上所述,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大致等同于今“住建部某司副司级巡视员”。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是唐朝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大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与同时期号称“诗仙”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一道将中国古代诗歌推上了辉煌的顶峰,二人合称“李杜”,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
杜甫文名传天下,诗篇诵千古,但是在当时的官场中却颇为不得志。杜甫在50多岁“知天命”之年,才在好友剑南道节度大使严武的推荐下,获得朝廷授予的“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随后,杜甫带着家眷离开借以栖身的成都草堂,漂泊江湖,最终赍志以殁。
那么,杜甫的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到底是个什么职务?官居几品呢?唐朝的官方典籍《***六典》给出了翔实的解释。
据《***六典》之《尚书工部》记载: 工部,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尚书、侍郎,“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 其属官有工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工部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城池土木之工役程式,为尚书、侍郎之贰。” 所谓“检校”,是指获得官衔,并不在朝堂具体办事的意思。由此可见,“检校工部员外郎”是一个从六品上的闲散官职。
唐朝的职事官分为流內、流外两种。流內之官凡九品,九品各有正、从,自四品以下,又有上、下之分,总共三十等。在唐朝,从六品官员的年薪是禄米90石,外加每月支给杂用铜钱5300文。
通过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杜甫的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只是一个中等偏下的官职,同期一个中等县份的县令品秩是正七品上,他仅仅比县令高了两个等级。杜甫的这个职位,套用现在的职级,在国家机关,大概相当于国务院某部委里面的副司局级调研员;在地方***,大致相当于地级市副厅级非领导职务。
杜甫在成都修建草堂隐居的时候,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贵人与知音——郑国公、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也是诗人,在《全唐诗》中有六首作品。特别是严武非常佩服杜甫的诗歌才华,与杜甫交往密切。两人之间经常以诗歌唱和,比如严武有诗《酬别杜二(杜甫)》,而杜甫也有《严中丞枉驾见过》、《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等作品。于是杜甫进入严武的节度使幕府出任参谋,当时由于制度原因,节度使幕府中的官员在名义上往往都挂一个中央官职的名号。杜甫也不例外,严武后来就表荐杜甫当上了检校工部员外郎。
检校工部员外郎,品级为从六品上。工部掌工程建设,拿现在比的话可以认为是工业部工业司副司长。检校的意思是说不是实职,只是表明品级和俸禄。袭所以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可以理解为工业部工业司助理巡视员,在成都养病。
洋河上市9年营收首破200亿,2019如何延续洋河速度?
我觉得洋河酒如此成功,在于蓝色经典,在推出海天梦系列之后,洋河的品牌深入民心,蓝色的瓶身充满艺术感,主打“男人的情怀”,***消费者的心理,让喝洋河酒成为了一个很有面子和美感的事情,从而在消费者心里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如何延续,还是得打消费者以及品质和服务这三张牌,迎合时代消费者所求,酿独特绵柔酒,全新全意满足消费者,服务消费者这才是发展道路。
其实名酒行情可以这样分析走势:现在泸州和剑南春的品质整体在走下坡路,郎酒和古井、汾酒大有挤下洋河的狠劲(估计广告投入资金是中国三甲);茅台继续高歌猛进,五粮液和洋河增长受阻,不得不靠提价稳住销售!未来三年行情大抵如此!这样就看高歌猛进的茅台猛到什么程度,高到什么价位了!我感觉可以高到八九千,凭什么lv可以那么贵,凭什么绿水鬼可以那么贵,好是好可有必要贵那么多来体现好么,如果可以我相信茅台也可以跻身其中!至于其他,任何行业发达的表现就是高度集中化,现在白酒还没有这个苗头,不过相信也快了,第二个黄金十年就是一个调整期,现在来看茅台五粮液是肯定上岸了的,洋河还在中央,泸州剑南春刚下水,古井汾酒郎酒刚找到船!谁也不知道上岸前谁会淹死!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明年是洋河最近十几年最难熬的两年,因为中央水最深...
未来商战不再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竞争,而是一条价值链与另一条价值链展开竞争。这是方向,公司竞争力的来源,在于通过深度分销建立起一条产供销价值链,一条与经销商共享的“洋河价值链”。有效销售才是价值链有效传递的关键,是企业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深度分销的关键环节是:
有效出货。一方面,增加销售出口,即在全面掌控零售终端的基础上加大铺货率,加大在经销商端的推力;另一方面,通过理货员在零售终端的促销来产生拉力,包括堆头、POP、印刷品发放等,一推一拉增加有效出货。
减少存货。快速配送的物流体系,通过数据***集和分析,两天一配货,使产品及时、少量地到达。基于信息平台的物流管理是减少存货的保证.
降低运营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整体效率的提高,即更少的人员支出带来更大的销售量;二是快速配送提高配送效率,减少存货和运输等费用;三是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将降低成本费用纳入考核指标。
培养一支营销队伍,使他们懂得如何开展深度分销,懂得如何管理渠道。
先以一些重点市场试点,整合销售渠道。把二批商、零售商改造成渠道经销商,整合在一起主推洋河的产品。把渠道经营和管理的职能区分清楚:经销商是经营者,业务员只进行管理和服务。
在局部地区加强覆盖,使洋河产品销量领先于第二品牌;建立快速物流配送体系,以加快产品流速;建立数据***集、反馈和分析系统,支持物流并降低运营成本,最后形成区域市场第一。
覆盖一个地区以后,***用***的方式滚动发展,逐步形成带状区域,最后在面上确立洋河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
使洋河能够在此基础上,确立营销的核心地位,理顺战略、组织、营销的关系,发挥研发、生产、营销全过程的协同效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供销合作社史料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供销合作社史料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