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供销合作社改制剩余资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供销合作社改制剩余资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供销社三变改革内容?
一、供销合作社改革的"三个坚持":
3、坚持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
二、三个力量"是:
1、 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努力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2、以“新网工程”建设为抓手,努力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
3、以整合***为重点,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
供销总社职责范围?
(一)负责研究制订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改革。
(二)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管理。
(三)维护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
(四)协调同有关部门的关系,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业务活动,促进城乡物资交流。
(七)承办党中央、***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村级供销社改革的意义?
2015年4月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介绍和解读《***中央***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三农”服务,落脚点也是让与农民得到收益。这次改革对“三农”工作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点是有利于我们目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就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问题。
第二点,有利于为农提供多样化、便利化、丰富多彩的服务。
第三是“新网工程”建设,能够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
李春生引用《决定》阐释了供销社在为农服务中所扮演的角色:供销合作社能够成为***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的骨干力量,目标要求我们建设这样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不可代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982年供销社进行了什么改革?
1982年供销社进行了以恢复“三性”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1982年,长期作为农村流通主渠道的供销社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该次改革以恢复“三性”,即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增加民办成份为主要内容。通过增资扩股,退出国营恢复集体性质,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组织变革,对于大部分与新中国同龄的供销合作社来说,是一个已经探索了几十年的课题。从1982年开始,供销合作社开始了由“官办”改民办、回归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改革。在党中央、***院一系列重要改革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供销合作社系统从上到下,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中国“三农”特点,上能对接市场,下能连接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指导下,供销合作社在综合改革中,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加快转变行政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不断破解体制机制难题,积累了更多行之有效的组织变革经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供销合作社改制剩余资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供销合作社改制剩余资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