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民合作社增产丰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农民合作社增产丰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农业发展如何提高生产规模化?
- 田承包给了种田大户,订合同三年每亩500元,今年稻谷减产,他每亩给400元怎么?
- 合作社如何共赢和村民?
-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怎样演变来的?
- 农业合作社还有发展前途吗?谁来接替农村集体化农业?人工费用会不会再次落空?
农业发展如何提高生产规模化?
农业发展需要***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生产规模化。首先,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修建灌溉系统、改善道路等,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其次,可以***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例如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智能化农机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劳动力成本。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建设,推广农业保险和信贷等金融服务,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产量。
要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灌溉、排水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引进新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生产力和产品品质;
再者,加强农业管理,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经营能力,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最后,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田承包给了种田大户,订合同三年每亩500元,今年稻谷减产,他每亩给400元怎么?
安徽的朋友,你好!你的意思是说把自己的承包田,通过流转的方式,转包给了种田大户,而且,以500元每亩的价格与二次承包方签订了三年的合同,然后,今年遇到减产,二次承包方只给400元每亩给你。按照你的思路,我判断你觉得有点亏是吧?
首先,需要说明的问题,就是土地流转给种田大户,也就是国家鼓励的农业生产规模化,你的作为正合时宜,值得鼓励!
现在来说一下你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二次承包方,而且签订了三年的流转合同。可是,今年二次承包方大概在种粮上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而减产。因此,对方未按合同执行,只按400元每亩付给你承包金,少100元每亩,的确有点亏。
这个问题得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问题,你就能心安理得。
按
说,你与对方签订了每亩500元三年的流转合同,对方应该按合同行事,不应该扯皮拉勾,你完全有理由依据你们双方签订的合同,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要求对方兑现合同金额,如果对方拒不执行,你可以申请司法仲裁,仲裁不成,向当地人民法庭依法起诉,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但是,话又说回来,对方在承包期间,在种植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可抗拒自的然灾害,
即使对方按合同付你500元每亩,你也应该本着同情之心,主动少收他100元每亩,人家还对你感激不尽呢!
既然人家遇到了自然灾害,减产减收,少给你100元每亩,我看你流转出去的田,权且就当作你还在自耕自种,遇到自然灾害减产减收,你问谁要?还不是自己火烧乌龟——闷在肚子里痛!
你是一个明白人,而且是当地一方能人,跟公众人物差不多,大人有大量,让人三尺又何妨?
朋友,我的回答有点直率请见谅,谢谢!
情况是这样的,合同里是订三年每亩500百,哪么就按合同办事。但有特殊原因比如缺水栽不下,在这种情况之下完全可以免交租金。因为没有水人家栽不了禾也没有收入,双方都应理解!只要你栽下去还有收就应该给租金。这是你管理不当造成减产不能怪别人,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天灾造成减产也不会要租金,在合同里都会载清的。一般都不会产生纠分,做人都要凭良心,别人都没有收入还投入了资金严重亏本。我们也不好意思向他要租金,在道理上也说不过去。大家认为呢?
谢邀!老友可好!试着做一答服,供参考,亦热忱欢迎互动。 一,从问题看是合同纠纷,现在,一是要视当时合约是怎么订得。我们知道,搞农业种植这块受天时等人力不能抗拒的灾害了。当时,拟签合约时对各种“违约”责任是怎么协议的,二是本着实打实,分清原委商议了结为好。 二,近年农民朋友因自身条件制约,依法可以把自个的田地流转给他人经营,这在现行法律中是支持的,农民朋友流转田地时,要写个合同,字据,对双方的权利,责任,包括丰收,歉收,赔产等等一一写明,写清。万一,有了争议,扯皮,有个凭证。 三,题问,原订支付500元,因歉收只付400元,少付100元,从合同看受转人“亏了”,实亏,***亏,要定损,要有服人符法的依据。 由上,“民法总则”在有些民事行中,有免责条款,比如:地震,各种人力无法预见,抗拒的灾害等。 当这些灾害发生了,让一方当事人,仍依约定履约,从情理,法理讲有视情免责的情况。
上述意见是一家拙见,请老友参考,欢迎交流,批评。
合作社如何共赢和村民?
这题目出的是人有些看不明白。
现在的所谓(农业综合)合作社,只是私企的一种招牌而已,至于如何和种地的人共赢,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噱头的,既然农业合作社属于纯粹的私企,那他的老板就是追逐利润的,他绝对不可能和种地的人一起共赢。
这里只存在一个如何经营好农业合作社的问题,因为呀,现在***有政策,就是对农业合作社有很多扶持项目,比如购买大型农业装备(机具〉不但有各种补贴,而且在贷款上还要贴息,这种好待遇,种地的个人是享受不到的(只享受购买大型农机补贴一种***)。
农业合作社的拥有人,他的种,收,管,耕,灌等大型农业装备是配套的,他只有改变自己的服务理念,按农机具操作规程去为种地人服好务,他才会赢得人们的支持与信任,农民的耕地才愿意让他来作业,这样他才会有不错的效益,否则,很多农机也会闲置在那里,没有人愿意用,这是因为现在的农机市场已经饱和,农民在土地经营中选择性比较多。优胜劣汰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
我曾经有一个秸秆还田对耕地大有好处的帖子,秸秆禁烧直接还田,能提高土地的有机质,避免土地板结,增加土地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极大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结果不少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秸秆直接还田弊大于利,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种想法?这就是农业合作社在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按机具操作规程造成的,秸秆还田要求首先把秸秆要粉碎,他的标准就是农作物秸秆在粉碎过程中,最长不能超过三公分,但现实操作中,很多农机手,为了多挣钱,人为地加快操作速度,是有些秸秆根本就没有粉碎,在土地旋耕过程中,要求旋耕的深度必须在20公分以上,这样才能把粉碎的秸秆均匀的和土掺和在一起,而实际操作中,旋耕的深度不到十公分,而且速度非常快,这样就造成秸秆成团成团在的在土地表面,给播种不但造成困难,而且会造成很大危害,很多[_a***_]播在秸秆上,造成出不了苗或死苗,农业机械在农业作业中如果完全按照机械操作规程作业,农民是很欢迎的,因为现在的农村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他们年老体弱,身体有各种疾病,有人为他们服务,而且服务质量好,他们是求之不得的。
农村成立合作社,首先必须有村民信任的领导人及核心人员,整个领导班子必须有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宗旨,公开化,透明化,无私的心带领村民齐心协力共同走向富裕的美丽新农村道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听取村民的各种意见,发现和培养人才,科学地布局全体农田农地种植与养殖,有条件的地方办好乡企或乡村旅游及民宿,充分利用本地特点搞好特新优品种,调动村民的思想和做工的积极性,村民评分,奖惩结合,增产增收,利用互联网直播直销办好网站,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增加收入,只要全体村民上下一致努力打拼,合作社与村民一定会共赢的。
首先你们的标题就错了,应该是合作社和村民如何实现共赢。合作社首先要付给村民一定的租金,把村民的土地流转集中起来再发展有效益的农业项目。在经营过程过让愿意给你打工的村民为你打工,你再付给他们报酬。你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也可以适当的给村民分红。让村民感觉到你的企业是实在的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你的事业。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怎样演变来的?
谢谢邀请,问题问得非常好!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这本书里能找到农村合作社最初的演变,从20世纪50年代由互助社升级试办农业合作社开始,农业合作社化能极大地发挥了农民积极性,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
1951年全国各地成立了互助组,而全国首批试办社――川底合作社的情况:一,合作社在安排生产上,根据社员分配,调动了社员积极性,互助组1950年每亩18个工,1951年农业社只用14个工。入社土地统一经营,“宜甚种甚”,规模经营劳力充分,施肥及时,农作物大幅增产。由此农业合作社得到社会重视,便于使用新技术,种植试验田。
纵观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演变过程,大概是由互助组到农业合作社化运动,到80年代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新世纪倡导的农民合作社。经历了一个个体到集体经济,又由集体经营变为分散经营,再从分散经营走上新的合作经营的过程!
农业合作社还有发展前途吗?谁来接替农村集体化农业?人工费用会不会再次落空?
农村合作社真正启用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混迹社会,弄个名号,很多人看别人办合作社,自己也抓紧办一个,问他什么用,其实什么用没有,就是玩,我们村就有好多合作社,基本上都是花钱办的,最少花600元,还有花一千多的,合作社很麻烦,不是拿身份证就能办里面有很多章程,唯一没有花钱的就是我,我可以说这是我们县唯一没有花钱的。
目前土地转租只是摸索阶段,成功的很少,基本都是亏本,这些承包户基本都是不正常的,不是外债累累就是生活贫困,因为包地没有门槛,基本不花钱,一般都是秋后算账,农资产品可以赊销,基本没有什么投资,所以这些人就想着包地,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懂,全指望雇人,大家都知道种地利润很小,赚的就是辛苦钱,雇人肯定赔钱,目前都是亏本运作。
每年为什么出现很多跑路的现象,原本这些人都没有准备长期干,就想骗点国家补贴,我们河南有个农民900元一亩租的老百姓土地,700元一亩在租出去,一亩地亏200,很多人问为什么,骗去国家补助,家里有很多大型机械,都是国家免费给的,这些人跟爸爸不是种地,完全就是骗子,很多。
以后农民的土地还是有合作组织经营,只是以后会更加严谨,不可能让那些混迹社会的人参与,肯定会进行考察,看看你的实力,看看你的经营状况,不是谁都可以承包,必须找真正的组织,有实力、懂经营的人参与。
现在的合作社是一塌糊涂,什么都没有,就是挂个名号,很多还从事***活动,反正是五花八门,打着合作社的旗号,胡作非为,必须清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家说对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民合作社增产丰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民合作社增产丰收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