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供销合作社股票有用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供销合作社股票有用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世纪50年代的供销合作社股票现在价值如何?
股票、邮票、有价证券、地契类收藏品,首要条件是要求品相好,只有品相好,才能让观赏者清楚准确地了解其内在涵义与历史变迁。
其次是国家发行票券相对比省市,地县发行的要评估价格相对来高,因为信誉度与市场地位是有等级高低之分。
收藏旧股票、股权凭证相对是小众爱好,难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市场,报价高低不一,难有公众说服力的报价。
旧人民币原来的面值较大,计算不便。从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人民币,单位为元,按1元折合旧人民币1万元进行兑换。从你收藏的股权凭证来看,应该是建国后公私合营改造时期的产物,不迟于1955年。九万元相当人民币改值后的九元。
这两张股票记录了多次分红,很有历史价值,唯多次使用的原因,破损严重,影响了作为收藏品的评估价。怎么说这都是一份记录了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证物,值得好好收藏。
我们来看
社员股金是指参加供销合作社的社员按《社章》规定,自愿入股而缴纳的归供销社统一使用的一种本金,太仓《供销合作社社志》记载,1950年2月6日召开成立供销合作社大会,至当年底有基层供销社12个,社员11025人,股金12757元,每股1元~1.5元(已折合新人民币)。1983年体制改革,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供销合作社进行了扩股,统一每股为4元。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和江苏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为规范完善社员股金管理,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保息分红”股金进行清退。退股方式凭股金原件及本人身份证到所属供销中心社领取本息,每股4元退股支付本息8元。
像这样建国初、上世纪50年代的供销社股票已经非常少见了,可以说是非常稀有。股票是供销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其收藏价值可能已超过提现。
社员股金是指参加供销合作社的社员按《社章》规定,自愿入股而缴纳的归供销社统一使用的一种本金,太仓《供销合作社社志》记载,1950年2月6日召开成立供销合作社大会,至当年底有基层供销社12个,社员11025人,股金12757元,每股1元~1.5元(已折合新人民币)。1983年体制改革,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供销合作社进行了扩股,统一每股为4元。根据《***院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和江苏省***相关文件精神,为规范完善社员股金管理,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保息分红”股金进行清退。退股方式凭股金原件及本人***到所属供销中心社领取本息,每股4元退股支付本息8元。
像这样建国初、上世纪50年代的供销社股票已经非常少见了,可以说是非常稀有。股票是供销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其收藏价值可能已超过提现。
“供销社又要回来了”是什么意思?请解释一下好吗?
风过一生中有过多个涉农部门的工作经历,最后退休于供销社,谈点体会。
“供销社又要回来了”这是一种好声音,不是“叶公好龙”,说明供销社的升级版将全面问世。
其实供销社一直都存在,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不管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多次论述过合作社的问题,对供销社有一种特别的关怀情感。
无疑,供销社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市场经济时期已经华丽转身,赋予服务三农的新职能。
风过所在的供销社离退休人员很多,真是藏龙卧虎之地,不仅保留一些集体资产,还有自己属下的企业,有的企业效益很好,企业领导实行年薪制。但也因改革不到位,被边缘化而淡出人们视野,一些人到供销社工作会有抵触情绪。
真正通过改革发展起来的供销社,已基本上与行政脱钩,人家拿的是年薪制的高工资,令人羡慕,而欠发达地区仍然愿意保留参公待遇,还不敢断奶。
供销社是农业农村发展中一个主体变化的缩影,供销社的“再度走红”,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肯定与重视。因为它最接地气,直接“服务三农”,是社员之家。
供销社虽然比鼎盛时期有所衰落,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一直在深化改革之中。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进一步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风过所在的供销社每年销售总额都呈现比较大的增长,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成效显著,彰显了供销社特殊优势。
目前供销社拥有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如果用好了,就能助力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以及城市设备、资金、技术、[_a***_]等多种要素下乡,推动城乡要素优化配置,促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其发展的历史悠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合作社立足于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在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保障市场供给等方面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成为联结生产与流通、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改革方向,围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不断推进改革,虽然经历了将供销合作社转变为国营商业经济组织,又从国营商业经济组织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的历程,但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始终没有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合作社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之受沉重历史包袱压力的影响,一度时期,供销合作社是既不像商业性质的经济组织,也不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致使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群众之间基本上处于单纯的买卖关系,加之普遍经营不善,从而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近几年来,随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发展,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加快向供销集团公司的市场化方向发展,许多地方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闲置的土地、门店等***优势,在农村基层积极创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普遍建立了县级配送中心、 乡(镇)中心超市、行政村综合服务社的农村流通网络服务体系,并积极拥抱互联网,创办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推动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业务不断拓展,农产品购销、物流等服务不断增强,在农村基层,普遍又看到“供销合作社”的经营门店,所以说:“供销社又回来了”。
在国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家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供销合作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大有作为。一是积极探索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的广大农村,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许多农村承包土地无人种、发展起来的经济林果无人管等情况,供销合作社可以与农民合作,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将闲置的农村承包土地,***取租赁、入股、合作等形式,创办农业经营实体,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优质粮食和优质特色农产品。二是发展农产品购销服务。近年来,农村大量的经济林果,由于市场等原因,许多农民弃管、弃收的现象突出。供销合作社可以发挥优势,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标准化生产、市场化开拓等,为农民群众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创品牌、找销路、促销售,既可拓展供销合作社的业务,又能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发展农村物流体系。目前的网购服务,许多的物流配送只到乡镇***所在地,边远山区农村的农民群众,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供销合作社,围绕农民群众的所需,在县级设配送中心、 乡(镇)设中心超市、行政村设综合服务社的做法,很受农民群众欢迎,在保供给、稳物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应继续扩大村级的综合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项目,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使供销合作社真成为引领农民群众走向更加富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就是结合当下的商业情况,以实体结合网络的形式,把以前的老供销社超市,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开起来。
那么新时代的供销社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第一,建立覆盖每个乡村的采购体系,通过大数据统筹购销,直接触及到淘宝、拼多多等购物平台,无法触及到的基本农户上。
第二,打通触及乡村深处的物流网络,除了邮政以外的多数物流,还停留在只在乡镇设点的层面上,网购容易取件难,是很多偏远乡村比较头疼的问题。所以打通***购还需要打通运输,新时代的供销社应该能建立起,以供销为起点的毛线血管物流通道,打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通过国家级大数据平台,统筹调配,合理分配产品流向,使得市场供需能达到相对均衡的地步。从根本避免农户手里的农产品买不上价格,消费者又难买到合理价格的农产品。比如一元一斤的苹果,通过商贩层层加利,到了消费者手里价格就到了4元。
第四,通过国家级大数据平台,统筹调配,能从源头上避免种植户盲目跟风,从而产生的供需失衡的现象,减少某种农产品产量过剩销不出去,和某种农产品因种植大规模减少,而出现的算你狠、姜你军的情况出现。
所以,新时代的供销社,可以打通“生产--***购--销售”***,使用“大数据统筹--全市场调配--稳定市场价格”的手段,保护基层农户的利益。
这等于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共同富裕的方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供销合作社股票有用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供销合作社股票有用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