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供销合作社宣传队名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供销合作社宣传队名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80年代售货员的工作很吃香吗?大家能不能说说吃香到什么程度呢?
这个事我也来说两句。
我是1987年5月参加工作,在我们城市的糖酒公司批发站上班,最开始工作是保卫干事(配穿经济警察制服),后来在业务部,仓储部再后来下岗了。
我们公司当年可是负责全市的糖酒供应,那个年代还很少有个体经营,个体经营必须在我们公司或下属的批发站,商店进货,否则一旦查到要受罚,当时的酒类专卖局管理还是很严的。
那个时候无论是个体,还是商店,还有个人,想买糖酒,茶叶,就是得来我们公司或下属站,店,天天我们那里人山人海,汽车,马车,三轮车进进出出,从不间段,那年月糖酒,茶叶虽然不缺可也是限定购买尤其是年节时候,更是繁忙,不要说领导,就是看大门的,你要是去了态度不好,你连门都进不去,更别说我们这些国营职工了,那叫一个舒服,看你顺眼,你说话好听,还明白事,那一切却好办,如果你敢耍横,对不起,“没货”排着吧。
我们还只是大多对个体商店(现在叫超市仓卖),下边商店直接对个人较多,那些营业员,更是百般刁难,万般折磨,有点紧俏货,你没票,没关系,真的买不到,婚,丧,嫁,娶,年节,谁也不买点糖酒,茶叶,(你是谁,咋了,我没货,爱找谁找谁去)这句话是营业员怼人常用语言,在营业员面前,拿着批条的人,才是她们巴结的人,大领导没条子,照样不好使。
那个年代,营业员真的是好工作,既有工资,又有灰色收入,还有礼物,还能天天吵架?
一日,邮递员送来一封三姐工作录取通知书,我三姐被街道办事处录取距家不远的菜市场工作,在鸡蛋柜台做售货员时,举家雀跃,奔走相告,就连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都前来上门庆贺。
八十年代初,物资匮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鸡鸭鱼肉、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用品,都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凭票供应。当时,我们家庭人口比较多,按当时的说法属于“大户人家”,在生活日用品上可以比人口少的家庭多配发几张购物票。
当时,鸡蛋也属于***凭票供应,按照我们家的人口数量,一个月也就配给我家一斤左右鸡蛋的供应量。这对于一个六口之家来说,一个月,人均只能吃到两只鸡蛋,远远满足不了家庭生活的需要。
自从三姐上班去菜市场鸡蛋柜台做售货员后,我们家里的鸡蛋再也不需要凭票去购买了。记得,三姐利用自己售货员的工作便利,一个月中,可以不用购物票便能买回家好几斤鸡蛋。为了人情往来,三姐还会拿出一小部分鸡蛋分给左邻右舍。
三姐不仅能利用售货员的便利,让我们全家吃到过去吃不到的鸡蛋,而且,还能买到便宜的鸡蛋。
由于鸡蛋属于易碎食品,菜市场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碎壳鸡蛋,这些碎壳鸡蛋可以打对折买出去。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每天碎鸡蛋的量不是很大,都被柜台上售货员自己买回了家。
记得,当时,每当看到三姐下班回家,带回来许多碎鸡蛋时,全家人的晚餐不仅可以开大荤,而且又可以大饱口福了。
三姐鸡蛋柜台隔壁柜台是买肉柜台,肉柜台上的售货员如果想多买点鸡蛋回家,也有求于三姐,这样,也给三姐买肉带来了许多便捷。
那个年代,吃肉比吃鸡蛋更难。自从三姐去菜市场鸡蛋柜台上做售货员之后,我家不仅能吃上鸡蛋,还能吃上比其他家庭更多的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