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华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平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华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平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供销社企业发展基金用途是什么?
供销社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和为三农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和供销社系统项目建设、支持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及其他符合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建设内容等。
供销社企业发展基金是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资金***,是夯实系统基层组织建设的资金助力,为帮助社有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合作发展基金可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络和服务***优势,为供销合作经济发展搭建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合作发展基金,可以有效整合系统内自有资金、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捐赠资金等各类资金,形成资金集聚和放大效应,促进供销系统联合合作,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增强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实力,为系统综合改革注入新动力。
新供销社运作模式?
模式一:“供销合作社+村‘两委’”共建平台。谷城县供销社联合村“两委”打造双堰村供销社,建成1800平米三农服务中心,整合村级网格化管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农村金融服务、便民缴费、快递物流等业务,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达6000万元,商品购销年3000余万元。以农业社会化资金扶持为翘板,建成1000亩高标准虾稻共作基地和500亩优质虾苗繁育基地,帮扶社员、大户发展320亩茶园和200亩果树种植园区,通过土地流转、打包服务等,帮助村集体年增收13万元。双堰村供销社既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又促进村集体增收,真正实现党务、政务、村务、服务、商务“五务合一”。
模式二:“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村‘两委’”共谋产业。宜城市金山村供销社联合楚金山农林专业合作社在金山村布局林果产业,变***优势为产业优势,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已发展优质林果4000余亩,建国家储备林1000亩,拉动周边黄桃种植规模超3000亩,帮助农户亩均增收2500元,每户平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集体年托管服务费收入6万余元,此外,村集体以700亩的一期黄桃基地入股,2021年分红19万余元,预计2022年可分红32.44万元。
模式三:“社有企业+村‘两委’”共上项目。宜城市供销社社有企业楚大鸭业公司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企业+合作社+电商+村‘两委’+农户”模式,实行“五包”,即包鸭苗、包饲料、包鸭病防治、包回收蛋品和包淘汰鸭,引导周边村调整养殖结构,实施鸭产业项目,共发展鸭农2000余户,养殖规模达600万只,年助农增收约1.5亿元,推动鸭产业由小到大、由不知名到知名,推动双龙村等由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产业村”,推动郑集镇成为全省闻名的养鸭大镇。
模式四:“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社)+村‘两委’”共促生产。由村“两委”组织引导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交由供销社开展土地托管、农技培训、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销社系统主体负责运营,村集体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襄州区供销社引导社有企业福泽农业公司在下涂村、张坡村开展整村托管,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统一分配”保姆式全程服务,实现农户亩平增收150元,村集体获得每亩10元服务费,在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的同时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到此,[_a***_]就是小编对于中华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平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华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平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