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民种养业合作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民种养业合作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央视新闻联播说了一个新名词“家庭农场主”,多大规模可以成为农场主?
你好,专注悟空问答的谢二先生为你提供靠谱回答!
很明显,“家庭农场主”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家庭农场”概念于2013年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与之相对应,“家庭农场主”也在2013年就出现了。
多大规模可以称为“农场主”,全国并无统一标准。家庭农场以种养业为主,或是种植粮食,或是养猪之类的。如果是从事粮食生产,一般规模达到100亩,就可以领取家庭农场营业执照,成为农场主了。从经营效益来看,种植粮食,规模在200~300亩效益最佳。
农村天地广阔,这是没错的。但农村是否大有可为,则要看个人修为。如果你真心热爱三农,有能力、有毅力、能吃苦、不怕跌倒,那么从事农业生产,即便过程曲折,未来也很可能是光明一片。
如果你是为了玩票,那么建议你还是别玩了。
我是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的90后,现已在黑土地上努力奋斗了5个年头,自己也成立了企业性质的家庭农场。目前经营流转土地面积120亩,从事水果种植40亩,水稻、鱼、土鸡等立体种养面积80亩,今年成功得到当地农业部门的家庭农场认定。
央视新闻联播说了一个新名词“家庭农场主”,多大规模可以成为农场主?
凡尘观生活试着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从家庭农场的定义就知道了家庭农场的规模不仅仅是面积或者养殖数量的多少决定的。它的规模涵盖了好几个方面,一旦有一个方面违反了规模标准,就失去了家庭农场的含义。就不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具体地说,家庭农场应具备以下规模:
一是家庭农场的雇工规模。不能常年雇工,或者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的人员数。否则,就失去了家庭农场的家庭要素,这是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
二是家庭农场的收入规模。规模收益能满足家庭人口的基本需要,高于当地城镇人口的户均收入。农业收入要占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
三经营规模。就是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家庭劳动力所能经营的最大面积。如果超出了家庭劳动力的经营能力,就要靠较多的雇工完成。这就违背了家庭套农场的基本要求。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应该在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的10到15倍。一般从事种植业的,粮食耕种面积应在100亩止300亩。养殖业也有相应的规模范围。
五是生产经营相对稳定:土地流转期或承包期在5年以上。
六是家庭农场经营者受训规模。家庭农场经营人员应接受过相应的农业技能培训,掌握相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知识和技能,有生产经营记录,有会计核算制度。
【目前全国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约为200.2亩】
如今,在农村出现了“60后农民种地越来越老,70后农民越来越不愿种地,80后农民越来越不会种地,而90后农民直接连农村都不愿待下去”的新顺口溜说法,但也很大程度上概括了农村现在发展的一些窘境!
因此,未来农业适度规模化将成为趋势,而像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越来越多,并得到国家鼓励与补贴!
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关于家庭农场这方面的话题,仅供参考:
一、未来适度农业规模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农民进城落户人数短短五年间就增长了8000多万,另外,对于小农户来说,种地优势正在减弱,已经越来越不挣钱了!
以上等因素也促使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在加快!另外,随着今年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全面落实,也将会促使土地流转进程进一步加快!
而土地流转的加快,也会促进适度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例如可以带动传统种植大户,以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比例。
二、当前家庭农场的种植规模平均为200.2亩
你好,我是卫龙,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我国实行“家庭农场”已经很多年了,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也不是什么新名词了,下面就题主提出的问题做以简单回答:
我们所说的农场,指的是农业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畜产品的,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以前那些国营农场。现在农场可以作为一个企业,由个人、家庭所有和经营,或由公司所有和经营,农场的规模可以从数十亩到成百上千亩不等。
那么家庭农场呢。就是农场主必须是农民,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以农业收入为主,保证农业收入应占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年总收入应达到10万元以上。如果想要申报家庭农场,拥有的土地面积最少要达到50亩以上。比如想申报种植业方面的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经营[_a***_]须在5年以上,集中连片土地面积在30亩以上;种植粮油或者水果,面积要达50亩以上;如果种植茶园或者蔬菜,面积要在30亩以上等等。
申报家庭农场的最低规模是达到50亩以上,效益比较好的规模是在100亩与300亩左右。那么申报家庭农场有什么好处呢?申报成功后,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支持。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农民想要申报家庭农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申报家庭农场比较麻烦,不但手续多,还要层层审批、注册登记等等。如果你想申请家庭农场,那就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以上是卫龙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图片来之网络。
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保持农村稳定
农村稳定的关键是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农村***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环保、通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后劲。
(摄影/曲径寻芳)
促进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有了很***展,但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对农业的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应该通过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生产管理自动化等手段,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培育新的农业增长点。
(摄影/曲经寻芳)
帮助农民增收
只有农民增收,才能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精准扶贫的实施,使大批农民摆脱贫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新的提高。下一步要乘势而上,帮助农民通过发展产业、合作经营、农村社会化服务等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广大农民尽快实现小康。
(摄影/曲径寻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相信通过上下共同努力,三农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农村面貌会有新的变化。(图、文/曲径寻芳)
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关注几天了,今天看了还是没有人回答,所以,我也就大着胆子回答了!
虽然我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也知道,即使我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也不能回答的很好的,说不能回答的很好,就是我的回答也只能是浮浅的!
抓好三农工作的关健,那就还得把三农工作分开来看,分开来说的,分开了的话,三农工作当然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所以我认为,抓好三农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即:让农业生产的粮食丰收;让农村更加的繁荣,;让农民都富裕起来!
多打粮食,让粮食丰收,是农业工作的关健,粮食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将近14人口的中国,没有让中国人吃饱肚子的粮食,那就是急其危险的,把饭碗牢固的端在中国人的手中,才是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的,这一点,从最高的上层,到最低的下层都是有共识的!
说完了农业,再说农村,农村工作的关健就是繁荣农村,那么怎么样让农村繁荣呢?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现在农村的公路已经通了,农村的网络已经有了,农村还缺什么?农村最缺的是医疗***,如果把城里的医疗***向农村倾斜的话,也就是让城里的三甲或者二甲以上的医院与农村每个乡镇医院挂勾的话,那么农民的小病,中病,甚至大病都可以在乡镇医院里治疗的,这样农民们看病也就方便了,也会缓解了城市医院的压力的。不过繁荣农村,我的意见不要在农村建楼房,搞所谓的农村社区,小区的,还是让老民住自己的房屋,过安祥快乐的田园生活的!
靠种地不能正常生存,中国稀少,外国难找。一手直补一手压价。宁可地里添个坟,不准多生一个人,全国一胎化。。二胎放行,沒人敢生。农业根本命脉是水。沒水啥都是空谈。四十年内在水利上国家有什么项目,多少开资?开上‘车住上楼就是小康吗??吃啥!?
我生活在一个农业大县,以我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总体认识来看,我国“三农”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
一、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共识。
如果从一个区域来看,只有那些不涉农村的纯城市或者纯城市社区,三农 的重点和难点不是农村和农民,但是绝大多数地区都是。
二、这是我国三农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长期的积累,导致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所以中央多次明确,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
三、辩证理解其他观点。
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三农”工作、重点在脱贫攻坚、难点在人居环境整治的观点并不冲突。这一观点是站在全域的角度看。从三农中的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三个方面看,只有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才能让农民敢消费,才能对拉动内需。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五大措施。
因为难点在农民,所以各地农村在促农增收方面,紧密结合各地实际走一条突出地方特色的增收道路。所以,从普遍性的角度 看,解决三农问题的五大措施一般是: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五是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民种养业合作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民种养业合作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